专家服务
上海仿坤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原厂LSTC(现为LST,an Ansys company),代理商及合作伙伴的强大技术支持资源,将为LS-DYNA软件正版客户提供LS-DYNA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,欢迎客户就技术问题与我们相应技术专家进行咨询和交流:
叶益盛 技术专家 -LSTC公司(现为LSC,an Ansys company)
Isheng Yeh/叶益盛1992年获得西北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博士学位。1994至2000年他曾任通用汽车公司的项目工程师,2000年至2007年在福特汽车公司担任技术专家。 2007年作为开发人员加入LSTC。Yeh致力于开发接触算法,等几何分析,控制体积安全气囊,安全带,传感器,压电材料和新的单元模式等。除此之外,他开发了LS-PrePost的Abaqus和Radioss输入文件翻译器,还参与了轴对称的SPH开发。
王季先 技术专家 -LSTC公司(现为LSC,an Ansys company)
Jason Wang / 王季先博士于1988年取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核工程系博士学位。毕业后加入富士通超级电脑工程应用部门,1997 年加入LSTC,负责LS-DYNA显式求解器并行计算的研发。同时也致力于CONTACT, FSI, ALE, SPH, CPM and DEM的研发和工程应用。由于工程问题的规模不断增长,他专注于发展LS-DYNA HYBRID/MPP以期面对将来更大的工程计算挑战。王博士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(SAE International)会员并获得该学会2012年度Vincent Bendix Automotive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Award。
朱新海 技术专家 -LSTC公司(现为LSC,an Ansys company)
Xinhai Zhu/朱新海博士于1998年毕业于密歇根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工程力学系,随后加入LSTC。主要负责板料成形方面的研发工作,他的研究工作的重点是通过提高计算机的模拟精度,促进是用轻质材料,比如超高强钢和铝合金的使用,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。他的主要贡献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:回弹预测,材料本构模型,隐式方法在板料变形中的应用,回弹补偿,光滑接触处理,一步法,切边线和材料初始尺寸的确定,材料变形失效的预测。这些技术对减低修模次数,提高模具生产效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另外,长期以来,朱博士一直和工业界的同仁紧密合作,参与并完成多项
研究项目,这些项目的主要资助来源于能源部和汽车及钢铁公司。
吴政唐 技术专家 -LSTC公司(现为LSC,an Ansys company)
C.T.WU/吴政唐博士1999年毕业于爱荷华大学工程系,于2001年加入LSTC,带领团队专注于计算多尺度力学方面的研究和开发。十多年来,他的团队针对制造和材料破坏分析中的实际工程问题,开发了多种基于先进有限元和无网格法的求解模块,包括自适应有限元和伽辽金无网格法,扩展有限元法,光滑粒子伽辽金法,无网格增强有限元法和基于近场动力学的离散伽辽金法。最近的研发方向集中在汽车和航空制造领域内金属,混凝土和复合材料的连接加工和裂纹分析问题。吴博士任职多个国际相关专业杂志的编委,同时在多种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超过50篇论文。吴博士1999年成为美
国和国际计算力学学会成员,2009年以来担任美国计算力学学会委员,2016年担任国际偏微分方程的无网格法学术会议组委会会员。
黄云 技术专家 - LSTC公司(现为LSC,an Ansys company)
Yun Huang/黄云博士2006年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工程系,加入LSTC后从事LS-DYNA内频域分析功能的开发和工程应用。从2006年至今,黄云博士在LS-DYNA中开发了一系列频域分析的求解器,如频率响应函数、稳态振动、随机振动、反应谱分析、基于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的声学计算以及疲劳计算等。这些频域分析功能广泛应用于包括汽车的NVH、发动机噪声模拟、振动台实验的数值模拟、金属结构寿命分析、运动器材音响品质分析、土木水利建筑和核电站的抗震分析等工业领域。
联系方式:support@lsdyna-china.com
陈皓 博士 -LSTC公司(现为LSC,an Ansys company)
Hao Chen/陈皓博士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。从2003 年至今,在LSTC 从事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(ALE)及流固耦合(FSI)的开发和工程问题应用。 2015年起,致力于开发新一代的结构网格ALE求解器(Structured ALE, S-ALE)以及流固耦合。 S-ALE求解器具有并行效率高,速度快,省内存的优点,对于大模型求解有很大优势。
胡炜 博士 - LSTC公司(现为LSC,an Ansys company)
Wei Hu/胡炜博士于2007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土木工程系结构力学专业。此前,于2001年、2003年获得北京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学士、硕士学位。从2009年至今,胡炜博士在LSTC从事三维自适应网格重构及无网格法相关的开发和工程问题的应用。
于文会 高级工程师 -DLFK公司
于文会于2006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硕士学位,主修有限元网格生成及优化。2006-2008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地球科学计算中心做访问学者,参与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海啸预测分析项目,主攻任意边界四面体有限元网格生成算法。2008年起,在LSTC大连研发中心担任技术经理,从事LS-PrePost的研发、维护、以及支持等工作。
鲁宏升 技术专家—上海仿坤软件
鲁宏升博士于1993年获得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专业硕士学位。于2001年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学位,并在美国西北大学机械工程系从事无网格方法的研究工作。从2004年开始,鲁宏升博士在LSTC(LS-DYNA)从事LS-DYNA软件开发应用工作,主要在LS-DYNA中实现无网格方法并应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,比如汽车碰撞模拟中的材料大变形,金属成形和锻造,断裂及裂纹扩展等。期间同通用公司,福特公司,TOYOTA,NISSAN合作完成与汽车碰撞模拟相关的多个项目,并获2项美国发明专利。
张永召 技术专家—上海仿坤软件
张永召于2007年获得吉林大学汽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。从2007年开始,张永召一直在汽车行业从事汽车CAE分析工作,服务于大量的汽车行业客户,熟悉汽车研发的流程和内容以及CAE在研发过程中的应用,了解客户的需求与困难,参与或主导多个CAE咨询项目,拥有丰富的CAE咨询项目经验,包括碰撞冲击性能分析、结构强度性能分析、疲劳耐久性能分析及NVH性能分析等领域。
袁志丹 高级工程师—上海仿坤软件
袁志丹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,一直从事CAE行业并工作至今,能够熟练使用各种CAE软件,至今已有超过十年的CAE工作经验。曾多次参与国内土木、机械、汽车和军工等多个咨询项目,2012年与人共同出版《ADINA有限元经典实例分析》一书;2016年参与编写《气动弹性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》一书。除了参与常规的汽车被动安全项目,2017年还参与了一汽路谱疲劳项目。
王强 高级工程师—上海仿坤软件
王强2013年于上海大学获得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,其后一直在相关CAE咨询公司从事LS-DYNA软件的技术支持及工程咨询项目服务,在ALE,S-ALE,ICFD,CESE,DEM,EFG,SPH,CPM,热分析,隐式分析,用户自定义材料,用户自定义载荷和MPP等技术方面的应用具有深刻的理解,已经为中国的LS-DYNA客户提供超过2000多个技术支持问题解决,同时在整车被动安全,航空发动机鸟撞,机匣叶片包容及整机传力,飞机风挡玻璃及机翼鸟撞,飞机水上迫降,返回舱着陆,直升机座椅吸能,星箭分离,减速伞折叠及展开全过程,安全气囊及安全带对标等方面具有相应项目分析经验。联系方式:support@lsdyna-china.com
黎勇 技术支持工程师-上海仿坤软件
黎勇毕业于厦门理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。从2015年开始,期间一直在客车行业从事汽车CAE分析工作,主要负责整车结构耐撞性以及轻量化设计。期间完成多款整车的侧翻仿真及改进分析,包括参与了客车C-SCAP的整车侧翻项目分析及改进。参与了多款整车的正面碰撞安全性的研究与改进设计。除了上述常规汽车安全项目,还参与了材料失效项目的研究与对标,对隐式分析也有一定的理解。联系方式:support@lsdyna-china.com
朱耀辉 技术顾问—迅仿工程(ShareFEA)
朱耀辉2008年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机械设计硕士学位,其后加入英国ARUP公司从事LS-DYNA软件的技术支持及CAE咨询工作。朱耀辉曾负责完成汽车被动安全,NVH,强度与耐久性等大小CAE分析项目30余项,具有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,尤其在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分析方面具有丰富的应用和实践经验,已帮助客户成功设计和改进过多款约束系统产品。朱耀辉现为上海迅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。2018年10月被聘为上海仿坤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。
彭冰元 技术顾问—磐翼信息(Pan-i)
彭冰元2000年于华东理工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。自2001年以来,一直在汽车行业从事CAE分析工作,对于汽车的设计及车身结构有着丰富的经验,负责超过20款车型的整车项目开发和管理工作,具有超过15年整车CAE仿真模拟的工作经验,包括汽车碰撞安全,结构耐久性等方面。彭冰元目前是磐翼信息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技术负责人,2018年10月被聘为上海仿坤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。